江南河道縱橫,水系發達,商旅由揚州、南京等地前往蘇州松江兩府,九成九是走水路,戶部于是在蘇州水路關口滸墅關設了一個稅務大使對往來客商征稅。滸墅關的稅收僅次于北京通州張家灣,是大明戶部一個重要的財源。
明清之際,蘇松是天底下最繁華之地,賦稅占天下十分之一,滸墅關每日千帆競渡,客商船只排著長隊等待報稅,稅關書吏也很簡便,就是按船只大小、貨物輕重征稅。
楊植的船排在后面,他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會,心中暗暗嘆息:難怪四百年后大清要請洋人管理海關,這么落后的征稅方式,到了明末連軍隊都養不起!
離蘇松老家越近,夏師爺的氣焰日益增長,他見楊植象一個呆頭鵝,臉上寫滿了震驚,心道:“鄉吾寧沒見過世面!”
不料過關到達虎丘后,楊植眼珠轉轉,對夏師爺說自己想在蘇州盤桓幾天,見識一下人間天堂,請夏師爺先行前往松江府,自己隨后去鳳陽縣尊和夏師爺的老家拜訪。
夏師爺不明所以,還以為楊植少年心性,留戀花花世界,遂與楊植告別,繼續東行。
楊植等夏師爺走后,與趙大張二換上便裝,找個商賈打聽后,直奔蘇州萬壽宮所在。
大明商人在當地以行業為紐帶組成行業公會,出外則以地域為紐帶組成商會。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蘇州的洞庭商會、徽州商會、江西的江右商會、兩湖的湖廣商會。
江西的保護神是道教神仙許旌陽許真人,其寺廟名為萬壽宮。明朝江西商人遍及天下,所到之處都會在當地建萬壽宮,既祭祀許真人,也做為江右商會會館,兼為江西人提供住宿和飲食。
楊植三人來到蘇州萬壽宮前,先在門外觀察一會,然后直入會館找到管事,開房住下歇息,直到晚飯時間才去飯廳。
飯廳里人不是很多,楊植邊吃飯邊看飯廳里的食客,瞅準一桌客人貼過去套近乎:“這位大官人,聽您口音,是南昌府的?”
大官人一愣,問道:“小兄弟也來自江西?”
楊植點頭說:“鄙人姓楊名植,原籍贛南,后遷居鳳陽府,以經商為業?,F在成年了,家里讓我出來歷練一下。今天剛到蘇州,不知如何下手!”
大官人看看楊植身后趙大張二,說道:“鄙人姓涂名惟,不知楊小哥是采購還是售賣?”
楊植嘆道:“從鳳陽帶了一批貨,不知道如何下手,涂大官人走南闖北,能不能提點我幾下?”
涂惟正要回話,他旁邊一個壯漢沉聲說道:“涂兄,是不是不要節外生枝?”
楊植連忙賠笑說:“幾位大官人,吃過飯后到我房間看看貨,就當消遣。親幫親,鄰幫鄰,都是江西人,出門在外請幫襯一下?!?/p>
壯漢看看楊植清澈而愚蠢的眼神,說道:“好,且去看看?!?/p>
當楊植把涂惟幾人領入客房內打開箱子取出諸件琉璃器物,眾人皆是眼睛一亮。
涂惟拿起一尺高的仙女像,愛不釋手,楊植介紹說:“琉璃釉色不好控制,這件仙子像是仿吳道子畫像燒成的,十件中才能出一個的珍品。”
涂惟嘆道:“南昌也有少數富人家從廣州淘來的西洋琉璃盞,哪有我大明這么精致!鳳陽府怎的有這等好東西?”
楊植隨口說:“鳳陽府開始是為中都皇陵燒琉璃瓦,最近從山東博山高薪挖來幾個匠人,才做這等商品。”
涂惟問了問價,覺得不貴,便大方地說道:“楊小哥這批貨,我全部要了。”
楊植連忙說:“我還要留幾件樣品去松江府探探行情,這里有樣品圖片,你要覺得合適,也可以另外為你訂做?!?/p>
涂惟一行人大呼可惜,最后買了仙女像和幾件生活用器皿,滿意離去。
回到自己房內,壯漢對一個手下吩咐說:“去找會館管事,查查這個楊植的路引登記。”
涂惟不以為然地說:“一個剛成年的小毛孩,值當你熊千戶這么警覺?”
壯漢熊千戶恭敬地說:“涂先生,咱們干的買賣,成則封侯封伯與國同庥,敗則全家死光,連哭都找不到墳頭,還是謹慎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