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回到陳莫和趙恩華身邊,梁宏恩臉上露出歉意,語氣帶著幾分委婉:“陳醫生,實在不好意思,有件事想麻煩你。
我們家老管家張叔,跟我和恩華差不多大,早年為了照顧我爺爺,落下了老寒腿的毛病,陰雨天疼得厲害,一直沒找到根治的辦法。
不知道你能不能幫忙看看?不是質疑你的醫術,主要是想讓你先熟悉下家里的環境,也讓我們這些等著的人,心里能先有個底。”
趙恩華聞言,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梁宏恩的顧慮,卻沒想到會用這種方式“試探”,畢竟是幾十年的老同學,臉上難免有些掛不住。
他剛想開口圓場:“宏恩,你這就見外了,陳醫生的醫術我……”
卻被陳莫抬手制止。
陳莫看著梁宏恩父女,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沒關系,醫者不分患者身份,不管是梁老還是張叔,能為他們緩解痛苦,都是我該做的。咱們現在就去見張叔吧,別讓老人家等久了。”
梁宏恩沒想到陳莫答應得這么爽快,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道:“好,我這就帶你們去找他,張叔就在西廂房休息。”
一行人穿過鋪著青石板的庭院,趙恩華悄悄湊到陳莫身邊,低聲道:“陳老弟,抱歉,宏恩他也是急爺爺的病急糊涂了,你別往心里去。”
陳莫搖搖頭,語氣輕松:“趙哥你客氣了,換做是我,家里長輩病重,也會謹慎。
用實力說話,總比空口辯解更有力。
而且老寒腿看似常見,實則病因復雜,正好能讓他們看看,我是不是真有本事。”
說話間,幾人已走到西廂房門口。
梁宏恩推開門,里面坐著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
此人正是張叔,比梁宏恩略長幾歲,正低著頭,用熱水袋捂著膝蓋,眉頭緊鎖,額角還滲著細汗——當天正是陰雨天,張叔的老寒腿又犯了。
陳莫走進屋,沒有立刻問診,而是先蹲下身,仔細觀察張叔的膝蓋(關節處略有腫脹,皮膚顏色偏暗),又伸手輕輕按壓了膝蓋內側的陰陵泉穴、血海穴等幾個穴位,詢問道:“張叔,您這腿是不是每次陰雨天前一兩天就開始疼,按壓膝蓋內側這兩處時,疼痛會格外加重?而且晚上睡覺時,腿會發麻,偶爾還會抽筋,尤其到后半夜,得起來揉半天才能緩解?”
張叔愣了一下,抬起頭,眼里滿是驚訝,連連點頭:“是啊是啊!陳醫生,你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之前那些專家,要么讓我拍片子,要么讓我做理療,從來沒誰能說得這么細,就跟親眼看見似的!”
梁宏恩和梁寶怡對視一眼,梁寶怡挑了下眉,眼底的挑剔淡了些——陳莫只是簡單觀察和按壓,沒借助任何儀器,就說出了張叔老寒腿的細節,這可比那些依賴設備的專家厲害多了,兩人心里的懷疑不由得淡了幾分。
陳莫站起身,對張叔說:“您這不是普通的老寒腿,而是早年受寒后,風寒濕邪侵入關節深層,加上常年勞累,導致經絡堵塞,氣血運行不暢,時間久了,還影響了下肢的血液循環,所以才會又疼又麻又抽筋。
我教您一個簡單的穴位按摩方法,每天按揉陰陵泉、血海、足三里三個穴位,每個穴位按三分鐘,每天三次,陰雨天的疼痛感會明顯緩解。另外,我再開一副外用的中藥方子,用艾葉、生姜、桂枝、花椒這些溫通經絡的藥材,熬煮后用毛巾熱敷膝蓋,堅持一個月,就能看到明顯效果。”
陳莫是神乎其技的醫生,但他這個醫生卻是中西醫結合的,并不是只會西醫,老寒腿這方面從中醫入手更為容易,所以陳莫便用中醫給解決了。
說著,他從包里拿出紙筆,快速寫下穴位位置,還標注了簡單的找穴方法和中藥配方,遞給張叔:“按我說的做,下周這個時候,您的腿就不會這么疼了,要是方便,到時候我再幫您調整下方子。”
張叔接過方子,激動得手都在抖,連忙站起身道謝:“謝謝陳醫生!謝謝陳醫生!我這腿折磨了我十幾年,終于有希望了!”
梁宏恩看著這一幕,之前的顧慮徹底消散,走上前,對陳莫拱手道:“陳醫生,是我們有眼不識泰山,剛才多有冒犯,還請您別見怪。現在,懇請您移步正房,為我爺爺診治,家里人都在等著呢。”
“且慢。”梁宏恩話還沒有說完,梁寶怡又一次站了出來,把自家老爸攔下。
雖然陳莫剛才成功地解決了張叔的問題,但是梁寶怡并不滿意,她其實早就準備好了測試,從隨身平板調出一份復雜的病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