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斬也沒閑著,他不僅要確保隔離棚的秩序,還要安排士兵巡邏,防止蚊蟲滋生,同時催促其他郡盡快送藥材過來。他還讓人熬了預防瘧疾的湯藥,分發給百姓,告訴他們要注意衛生,勤洗手,避免被蚊蟲叮咬。
慢慢地,情況開始好轉。隔離棚里的病人,有的已經退了燒,能下床走動了;新發病的病人也越來越少。第七天早上,最后一個病人退了燒,脈象也平穩了,素問終于松了口氣,坐在椅子上,疲憊地閉上了眼睛。
阿禾端著一碗熱粥走過來,遞給素問:“先生,您喝點粥吧,您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
素問接過粥,喝了一口,溫熱的粥滑進胃里,舒服了不少。她看著阿禾,眼里滿是欣慰:“阿禾,這次抗疫,你立了大功,要是沒有你想起那片青蒿,咱們還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勁。”
阿禾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先生,這是我應該做的。我跟著您學了這么多,也該幫您分擔了。”他頓了頓,又說:“先生,我現在終于明白您說的‘仁心’是什么了——就是不管多累,都要把病人的命放在第一位,都要盡全力去救他們。”
素問笑著點頭,摸了摸阿禾的頭:“沒錯,這就是仁心。阿禾,你已經是一個合格的醫者了。”
秦斬走進來,正好聽到兩人的對話,他看著素問和阿禾,又看了看外面漸漸恢復生機的醫署,心里滿是感慨。這場時疫,不僅考驗了醫署的能力,也讓他看到了廬江郡百姓的韌性,看到了素問和阿禾這樣的醫者的仁心。他知道,有這樣的人在,廬江郡的春天,一定會更加安穩,更加美好。
夕陽透過醫署的木架,灑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竹席上的青蒿已經陰干,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隔離棚里的病人已經陸續康復,正在收拾東西準備回家;春桃和石頭坐在門口,一邊整理草藥,一邊說著話,臉上帶著輕松的笑容。
阿禾站在醫署門口,看著這一切,心里充滿了希望。他知道,自己的醫者之路還很長,但他會一直跟著素問先生,帶著仁心,為廬江郡的百姓治病,為這亂世里的春天,增添更多的溫暖。
疫平人安:楚地春深的希望
時疫平息后的第一個清晨,廬江郡的空氣里帶著股清新的草木香。醫署的木架下,幾個康復的百姓正幫著春桃整理草藥,他們手里捧著曬干的青蒿、柴胡,動作輕柔,像是在呵護什么珍寶。
“素問先生,您也歇會兒吧,這些草藥我們來整理就行。”一個姓王的老漢笑著說,他前幾天得了瘧疾,多虧素問的藥才好起來,現在每天都來醫署幫忙,說是要報答素問的恩情。
素問搖搖頭,手里還拿著一本藥書,正在上面記錄著什么:“不用,我把這次治療瘧疾的藥方和注意事項記下來,將來要是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就能更快應對了。”
阿禾端著一碗剛熬好的艾草茶走過來,遞給素問:“先生,喝點茶解解乏。這是我按照您教的方法熬的,放了點紅糖,不那么苦。”
素問接過茶,喝了一口,溫熱的茶水帶著艾草的清香和紅糖的甜味,順著喉嚨下去,疲憊消散了不少。她看著阿禾,眼里滿是欣慰——經過這次時疫,阿禾不僅醫術進步了不少,也變得更加沉穩、懂事了。
“阿禾,昨天你給城西的張阿婆看的病,怎么樣了?”素問問道。張阿婆年紀大了,時疫剛好,又得了咳嗽,阿禾昨天主動提出去給她看病,素問便讓他去了。
“張阿婆的咳嗽好多了。”阿禾笑著說,“我給她開了您配的止咳湯,昨天喝了一劑,今天早上我去看她,已經不怎么咳了。她還說要給我做布鞋呢。”
“那就好。”素問點點頭,又說:“行醫不僅要治好病,還要多關心病人的情況,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他們身體弱,需要多照顧。”
“我記住了,先生。”阿禾認真地說。他想起昨天去給張阿婆看病時,張阿婆拉著他的手,說自己無兒無女,多虧了他和素問先生,不然早就活不下去了。阿禾心里酸酸的,便每天都去看看張阿婆,幫她挑水、劈柴,陪她說話。
秦斬走進來,手里拿著一張圖紙,臉上帶著笑容:“素問,你看,這是我讓人畫的醫署擴建圖紙。現在時疫平息了,百姓對醫署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咱們把醫署擴建一下,再建一個專門的藥房和診室,這樣看病、配藥也更方便。”
素問接過圖紙,仔細看了起來。圖紙上,醫署的規模比現在大了一倍,除了藥房和診室,還多了一個小小的學堂,專門用來教孩子們認草藥、學醫術。“這個學堂好。”素問笑著說,“將來可以教更多的孩子學醫,讓廬江郡的醫者越來越多,百姓看病也更方便。”
“我也是這么想的。”秦斬點點頭,“擴建醫署的材料和人手我都安排好了,過幾天就開工。對了,廬江渠的水已經引到田里了,張阿伯他們說,今年的莊稼肯定能有個好收成,還邀請咱們秋收的時候去吃新米呢。”
“好啊。”素問笑著答應,“到時候咱們帶著阿禾一起去,讓他也嘗嘗廬江郡的新米。”
阿禾聽到這話,眼睛亮了起來:“真的嗎?先生,秦將軍,我還沒見過稻田豐收的樣子呢!”他從小就跟著爹娘四處逃難,很少能看到豐收的景象,現在聽到能去看稻田豐收,心里格外期待。
“當然是真的。”秦斬笑著摸了摸阿禾的頭,“等秋收的時候,不僅能吃新米,還能看到百姓們豐收的樣子,那才是廬江郡最美的風景。”
正說著,外面傳來一陣喧嘩,石頭跑進來,手里拿著一個布包,興奮地說:“先生!秦將軍!你們看,這是李嬸送來的桑蠶繭!她說今年的桑蠶長得特別好,多虧了秦將軍推廣的新桑苗,她特意選了最好的繭子送來,讓咱們做件新衣裳!”
李嬸就是之前種桑苗的蠶農,前幾天得了風寒,阿禾去給她看的病,現在已經完全康復了。她知道醫署的人辛苦了,特意送來桑蠶繭,表達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