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守備衙門出來后還沒有回家,陸知縣派人傳話,讓楊植去縣衙一趟。
縣衙熟門熟路,楊植進八字衙門如入無人之境,沒有理會戶房黃書吏的呼喚,直奔后衙書房。
陸知縣哀怨地看著楊植:“沒有我,你哪來的案首!你做人不地道!”
楊植忙解釋說:“這是軍功,老父母要這功勞何用!你再升也不過是去哪個府衙當個推官、同知,上下受夾板氣,哪有一縣獨尊,當個百里侯舒暢!”
陸知縣也就是說說,先在道德上讓楊植矮上三分而已。他撇過這個話題,拿出朝廷邸報,指著一段說:“你看看!”
邸報上這樣寫的:“南京御史張翀等、給事中王紀等,各奏言廬鳳淮揚蘇松常鎮應天諸郡水災重大,請開納銀入監、納粟補官事例;并發各處鈔關季鈔及借運司積貯余銀數十萬兩以備賑給。
戶部覆議監生援例者,多有礙正貢鈔關歲解供應,各有定額俱難輕議云云。”
這段話是說南直去年大水,朝廷賑災錢糧不足,御史們建議捐監、捐貢。
“你要不要試試?”陸知縣的聲音突然變得充滿魅惑。“你中了秀才后,捐個監生入南京國子監,明年也照樣考舉人。”
楊植表示感謝,說一切等考上秀才再考慮。
楊植第二天去郭姑娘家里,郭姑娘的弟弟跟自己年齡差不多大,在郭家村里當個小莊頭。
當小舅子的面,楊植不好意思多說什么,把小郭叫上,兩人到馮百戶舅舅的莊子里。
涂惟這幾天在村里被好吃好喝招待著,求死之心淡去。思前想后,對楊植也生出感激之情。
楊植帶著舅舅和小舅子來見涂惟,先客套幾句,然后對涂惟說:“涂哥,求你幫我一個忙,當個先生怎么樣?就教他們做生意。”
楊植現在對未來只有一個粗略的構思,這個構思是他前世當地青時想過的,如今有一個把鍵政變實操的機會。
江西、徽州、蘇州、松江、湖廣、杭州寧波、福建,這幾地讀書人的出路除了科舉做官,就是外出經商。此時江西商人甚至有在緬甸當酋長。
楊植去年遠赴南京、蘇松,還去了洋山島。他模糊感覺到,寧王也許是在南昌呆了幾代人的緣故,能想到把商業、情報、策反結合起來,已經勝過很多王公貴族、朝廷上的大人先生。
一百年后,女真人也是用這一套攻陷遼東的城池,甚至于能在北京城里設置情報網,還差點為一個間諜謀到了武將的位置。
舅舅、小舅子跟著涂惟學這個,以后可以有大用。
涂惟自然無可無不可。楊植為安其心,讓他寫一封家書,承諾派趙大張二從南昌把涂惟家小接過來。
涂惟百感交集,問楊植道:“寧王起事真的不能成功嗎?”
楊植笑著說:“涂哥是當局者迷。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幾事不密則害成。南直已經做好了準備,安慶府早就埋伏了精銳重兵,寧王出了九江,連安慶府都過不去。
這明顯就是一個套,從太宗文皇帝開始就給寧藩下的套。
你別多想,安心在此當老師,鳳陽知道你背景的人都死了。
另外,我會為你安排后路,洗白你的身份,你還是光明正大的大明舉人涂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