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植隨后幾天去縣衙門辦遷戶轉籍手續。戶口從民戶遷到軍戶,籍貫從贛州遷到鳳陽,只要在鳳陽落戶,就能搖身一變,從一個贛南鄉下人變成大明首都人士。
大明是南北兩京三首都,鳳陽被設為中都。
太祖高皇帝起兵反元,從龍的軍兵都是徐州、鳳陽一帶的窮哥們,這些放牛娃出身的農民秉承了秦朝以來的造反傳統,武力值爆表,名帥猛將層出不窮。
大明開國六百年后,又是皖北老鄉們騎著騾子驢子,車翻了大清最后一支滿蒙野戰重兵集團,陣斬僧格林沁。
跟著太祖高皇帝東征西討,鳳陽的窮哥們一個一個成為開國公侯,惠及鄉里,大明的鳳陽花鼓唱得好:
“說鳳陽,唱鳳陽,手打花鼓冬冬響。鳳陽真是好地方,赤龍升天金鳳翔,數數天上多少星,點點鳳陽多少將。
說鳳陽,道鳳陽,手打花鼓冬冬響。鳳陽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蕩,不服徭役不納糧,淮河兩岸喜洋洋。。。…”
整個鳳陽縣幾萬老鄉跟皇爺、大明開國公侯們都是拐彎抹角的親戚街坊鄰居,世世代代不服役不納稅,科舉還跟廣西貴州云南這些老少邊窮地區一樣,走綠色通道。
但是能量是守衡的,有所得必有所失。袁守誠先祖一刀一刀砍來一個世襲百戶,傳到袁守誠這一代還是百戶,因為駐守在中都鳳陽的錦衣衛們太閑了。
袁守誠靜極思動,才自告奮勇接下出差贛南的差使,回去就可以升為試千戶。
從贛州回鳳陽也非常方便,順贛江而下,經吉安、南昌到九江,轉長江經安慶到南京復命,即可從南京回到鳳陽。
現在贛江是枯水期,從贛州順江而下第一站是吉安府。
這年月每個出外的人有時還兼職信使,袁守誠也不例外,巡撫大人交給他一摞信,其中就有給吉安府尹伍文定的。
伍文定府尹大人也是世代宦游,他祖籍福建,祖輩來到湖廣荊州為官,本人出生在山西汾州州署。弘治十二年中進士后輾轉南直隸、四川、河南、浙江、江西為官。
看過王陽明書信后,伍文定并沒有讓幕僚應付袁守誠父子兩人,而是親自在后衙身著便裝接待了他們。
伍文定號松月,與王陽明是兩個風格,他身材高大,雙臂修長,一口山西味的大明官話。
伍文定好奇地看著楊植:“王陽明信上說楊小哥有志于經義之學,日后必有所成,讓我提點你一二。其實我對學術之爭毫無興趣,八股制藝對我來說只是一塊敲門磚,早忘得一干二凈。你是不是很失望?”
楊植猝不及防,伍府尹的作風似乎與王巡撫不同,于是試探著問:“松月先生與陽明先生同年進士,久歷宦海,平定賊寇,功績卓越,望老前輩不吝賜教?!?/p>
伍文定二話不說,大步走出正堂來到院子,對楊植說:“老夫今天稱稱你的斤量,看你有沒有做學術的本事?!?/p>
臥槽,這畫風不對!伍文定怎么跟山賊一樣?莫不是上個月在吉安府剿滅桶岡山賊的后遺癥?
楊植猶猶豫豫地來到院子中,大明兩榜進士出身的四品知府像豹子一樣撲過來,雙拳在楊植虛晃一下,趁楊植應對,抽冷下一黑腳把楊植踹了四腳朝天。
楊植躺在地上恍然如夢,不知道是又回到港臺黑社會影視劇片場還是山寨,大明進士也這么暴力,動不動就開片?
伍文定拍拍衣服,說:“老夫身為士林前輩,沒什么可以教你的。在大明當官也好,做學術也好,首要之事就是能打!”
簡直是三觀盡毀!你這樣會教壞小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