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廳的屋內(nèi),蠟燭不斷地閃爍著,仿佛在訴說著什么,那一滴滴燭淚,仿佛在告訴著世人他們的痛苦。
謝靈韻繼續(xù)說道:“你是不是在想,眼前這兩人是不是有毛病?放著榮華富貴不要,私奔跑到這偏遠地方隱居?”
路朝歌沒有說話,但是他的眼神已經(jīng)告訴了謝靈韻,是的,他就是這么想的。
謝靈韻笑著說道:“一南一北兩個大將軍家的嫡生是青梅竹馬,而且眼看著就要成婚了,你覺得你要是當朝陛下,你會怎么想?”
路朝歌懂了,這要是他們兩家真的聯(lián)姻了,那皇帝陛下可就坐不安穩(wěn)嘍!兩個實權(quán)的邊將,總軍力加起來差不多有將近四十萬人,好家伙,這要是真的造反,誰能擋得住,畢竟邊軍那可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那你倆就私奔了?”路朝歌問道。
“什么私奔,我們是逃出來的?!崩畛诘?,雖然李朝宗看似平靜的說了這句話,可路朝歌能感受到,李朝宗有多憤怒。
“逃出來?”路朝歌不解的問。
“朝歌,你要知道,政治這種東西并不是那么簡單的?!崩畛谡f道:“我們兩家不死絕,當今的那位就不會安心,我和你嫂子家被誣告了?!?/p>
“謀反?”路朝歌試探著問道
“對,謀反。”李朝宗依舊那么平靜,道:“若不是宮中有人給我通了消息,我現(xiàn)在估計也已經(jīng)成為一堆白骨了?!?/p>
李朝宗繼續(xù)說道:“我家中得到消息后,知道已無翻身的余地,畢竟當朝想讓我們死,我們就是在喊冤叫屈也不會有人聽到,所以當時我家中所有人掩護著我和你嫂子逃出了長安城,這一逃就是七年?!?/p>
“那你們怎么不逃了?”路朝歌問
問完之后路朝歌就知道自己多余問,邊上坐著那位已經(jīng)懷孕了,快點走都不行,更何況是翻山越嶺的逃了。
“那后來呢?”路朝歌問道
“具體的情況我不知道,但是聽傳言……”李朝宗極力的克制著自己的情緒,道:“滿門抄斬,我和你嫂子家,就連家中的仆婦傭人也沒放過?!?/p>
路朝歌能想象到當聽到傳言時李朝宗和謝靈韻的反應(yīng),可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這么多年,路朝歌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兩位,他也不是一個擅長安慰別人的人,路朝歌長長的吐了口氣,道:“唉!早知道就不問了你們了,你說我沒事知道這事干啥?我又不會安慰人。”
“朝歌,吃了飯你就趕緊走吧!”謝靈韻說:“本來要只是住在山里,你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也沒什么,可現(xiàn)在……”
“是??!”李朝宗苦笑道:“你現(xiàn)在離開還來得及,我和你嫂子已經(jīng)逃夠了,再有兩個月,你嫂子就要生了,這個時候我們哪也不能去了,但你還能跑,你吃了飯就走,跑的越遠越好,以你的本事,將來肯定能有大出息,到時候你要是還能記得我和你嫂子,每逢年節(jié)記得……”
“讓不讓我好好吃飯了?”路朝歌知道李朝宗想說什么,立即打斷了他說道:“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就不信了,除了逃就沒別的辦法了?你倆都逃了七年了,長相什么的和七年前已經(jīng)大不一樣了,即使把當年的畫像擺在你倆面前,不是七年前就跟你倆熟悉的人,肯定認不出你倆,即使認出你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等我嫂子生了之后,咱在一起逃就是了,再說現(xiàn)在外面民亂四起,人家可能都顧不上你倆了。你覺得你倆是個人物,但是跟外面的民亂比起來,你倆最多就算個物?!?/p>
謝靈韻在路朝歌的頭上拍了一下,道:“你應(yīng)該聽你大哥的,畢竟這事牽連到你……”
“我其實挺納悶的?!甭烦枵f道:“要不是我大哥救我一命,我估計現(xiàn)在都不知道死哪了。再說了,安定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上面真要是查到了你倆,你覺得我這個人上面會不知道?安心待著吧!凡事等大嫂你生完孩子再說?!?/p>
說是不擔心,那也就是說說,路朝歌現(xiàn)在內(nèi)心也是慌得一批,畢竟他面對的可不是像唐虎臣那樣的綠林草莽,他現(xiàn)在面對的可是一臺還沒有完全壞掉的國家機器,路朝歌也不得不早做打算,至少不能當人真的到門口了,還一點準備都沒有。
這一晚,路朝歌在床上翻來覆去,卻怎么也睡不著,他并不是一個不理智的人,可李朝宗和謝靈韻都讓他離開的時候,路朝歌很自然的拒絕了,只能說是他太重感情,這是他的優(yōu)點,也是他的弱點。
路朝歌睡不著,同樣睡不著的還有李朝宗和謝靈韻,兩個人現(xiàn)在最擔心的就是身份真的被識破,到那時可就真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若不是謝靈韻懷有身孕,兩個人估計還是會逃走,像小說中寫的那種兩個人腦袋一熱就去復仇的事,在這里是不會發(fā)生的,畢竟誰的腦子也沒蠢到自認為兩個人就能殺進皇宮禁地,將龍椅上的那位給弄死。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路朝歌像往常一樣起床,在自己的小院里打了一套拳,隨后和李朝宗、謝靈韻吃了早飯。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餐桌上,李朝宗幾次欲言又止,可到吃完飯,李朝宗也沒說出什么來。
吃了飯,路朝歌又出了門,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要開始準備了,準備應(yīng)付任何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狀況,現(xiàn)在最緊要的就是弄到趁手的兵刃。
而路朝歌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唐虎臣,畢竟是混江湖的,弄到兵刃應(yīng)該并不算難,路朝歌按照記憶中的路線,又來到了唐虎臣家門外,剛到唐虎臣家門口,就看見昨天被他按在地上摩擦的那幾個人靠在門邊站著,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路朝歌走上去推了推為首的那漢子,那漢子頓時一個激靈,當看到路朝歌之后,一臉的驚恐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