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百十人舉起巨大的重盾,護在弓箭手身邊,而弓箭手則不斷發(fā)射著箭矢,雖有盾牌護在一邊,但亂軍的一波箭雨,還是帶走十?dāng)?shù)人的性命。
在亂軍幾波箭雨之后,城墻上多了數(shù)十具戰(zhàn)兵的尸體,而亂軍的云梯,此時已經(jīng)搭在了城墻之上,云梯上的鉤爪死死勾住城墻,亂軍舉著盾牌,奮力的向上攀爬。
這里說一句,很多人覺得攻城的云梯可以輕易推倒,這是一種主觀的錯誤,先不說云梯車,就說最簡易的云梯,在云梯的前端也會有鉤爪,用于勾住城墻,除非是焚毀,否則很難將云梯推倒。
李朝宗大喊道:“滾木礌石準(zhǔn)備,弓箭手向后撤,繼續(xù)拋射。”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隨著李朝宗命令的下達,弓箭手紛紛后撤,原本護在身邊的盾牌手放下手中巨盾,拿起身邊早已準(zhǔn)備好的滾木礌石,像著爬上來的亂軍砸去。
楊延昭捧起一塊巨石,這塊巨石少說也有磨盤一般大,但在楊延昭手里卻輕如鴻毛一般,他舉起巨石并不是像下砸,而是如同拋石機一般,將巨石拋了出去。
“轟”
隨著巨石落地,幾名來不及閃避的亂軍士兵,被磨盤一般大的巨石砸在了下面,眼看著就沒了聲息。
可這是戰(zhàn)場,人命在戰(zhàn)場上最是不值錢,幾名同伴倒在身邊,亂軍士兵看都不看一眼,什么袍澤之情,在亂軍眼中根本就是扯淡,攻進城去,就有大把的賞錢,這要比袍澤之情靠譜的多。
胡大祥站在遠(yuǎn)處,看著攻城的隊伍,大喊道:“攻城錐向前,破開城門。”
只見數(shù)十名壯漢抬著一個巨木做成的攻城錐,奮力奔向城門處。
這攻城錐算得上是攻城利器,在淶水縣,就是靠著這攻城錐迅速打開了淶水縣的城門,大軍沖擊淶水縣城,只半天的功夫就占領(lǐng)了淶水縣。
李朝宗看到被數(shù)十巨汗抬著的攻城錐,漏出了陰冷的笑容,他招來一名親兵,道:“去準(zhǔn)備一下,等我命令,就把那東西點燃。”
那名親兵頓時咧開嘴笑了,作為李朝宗親兵隊正,他是知道李朝宗說的那東西是什么的,那是路朝歌臨出城前埋下去的,并且告訴了李朝宗用法,而當(dāng)時,他就在身邊。
對,就是簡易炸藥包。路朝歌一共做了十個,其中八個就埋在了各個城門外邊一百米的地方。剩下的兩個被李朝宗給藏起來了,畢竟在路朝歌的形容中,這東西就是個大殺器,而且是一殺一片的那種。
那親兵興奮的跑下城墻,找到預(yù)留在城門內(nèi)的引線,舉起火折子,等待這李朝宗的命令。
抬著攻城錐的巨漢奔跑速度極快,眼看這就要接近城門,李朝宗將手中的戰(zhàn)刀刀鞘扔下城墻,那名親兵看到落下的刀鞘,點燃了引線。
那引線就如同一條小火龍一般,迅速引燃,就在那些巨漢踩上炸藥包的那一刻,那條不起眼的小火龍點燃了炸藥包。
“轟”的一聲巨響
那數(shù)十名壯漢如同斷了線的風(fēng)箏一般飛了出去,運氣不好距離炸藥包最近的那幾人,已經(jīng)被炸的四分五裂了。
這一聲巨響,不僅將整個攻城錐隊炸死炸傷無數(shù),就連城墻上的李朝宗都被震的耳朵生疼。
李朝宗此時內(nèi)心已不能平靜,也很難平靜,作為將門之子,他什么場面沒見過?可是今天這場面他就沒見過,他知道路朝歌給的東西威力不小,可他自認(rèn)為的威力不小,和現(xiàn)在看到的簡直就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