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進,凝聚著陳淵和工匠們無數心血的第一臺量子雷達原型機終于制造完成。這臺原型機雖然外觀略顯粗糙,但卻蘊含著先進的量子技術,承載著大秦北疆的希望。
陳淵帶領著一群經驗豐富的工匠,將原型機運往長城。他們經過仔細勘察,選擇了一處地勢險要、視野開闊的烽火臺作為試點。這里位于長城的一個關鍵拐角處,能夠俯瞰周圍大片區域,是監測匈奴動向的絕佳位置。
安裝過程充滿了挑戰。長城的磚石結構歷經歲月滄桑,并不適合現代設備的直接固定。工匠們發揮聰明才智,巧妙地設計了一種特殊的固定裝置。他們利用長城原有的磚石縫隙,嵌入特制的金屬構件,再通過螺栓和卡扣將雷達設備穩穩地固定在烽火臺頂部。
能源供應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這個沒有現代電網的時代,為雷達提供穩定的能源成為了關鍵。陳淵和工匠們經過多次嘗試,最終決定利用風力和太陽能相結合的方式。他們在烽火臺附近安裝了小型的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巧妙的電路設計,將兩種能源進行整合和存儲,為雷達提供了穩定可靠的能源。
第一臺雷達安裝成功后,陳淵迫不及待地進行調試。當他啟動雷達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緊張地盯著屏幕。屏幕上首先出現了一片模糊的圖像,仿佛隱藏在迷霧之中。陳淵沉著冷靜,仔細調整著各種參數,眼睛緊緊盯著屏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隨著參數的不斷調整,圖像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周圍的山巒、河流、往來的行人都一一清晰可見。初次的成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備受鼓舞。
隨后,他們按照計劃,沿著長城,每隔一段合適的距離就安裝一臺量子雷達。在這個過程中,陳淵不斷優化雷達之間的連接方式。他利用系統提供的先進算法,通過鋪設在長城內部的特殊線路,實現了雷達數據的實時共享和整合。每一臺雷達就如同一個敏銳的眼睛,將自己探測到的信息迅速傳遞給其他雷達和指揮中心,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最終,一個覆蓋長城沿線的量子雷達陣列初步建成,宛如一條無形的巨龍,守護著大秦的北疆。
五、人偶助力
雖然量子雷達陣列能夠實時監測到敵軍的動向,但如何快速、準確地傳遞信息并做出有效的反應,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陳淵陷入了沉思,他回顧自己之前利用系統所做的各項嘗試,突然想到了之前在驪山建立的克隆車間。
在克隆車間里,他利用系統提取了白起等名將的
dna,通過先進的生物技術,培育出了一批擁有強大戰斗能力和智慧的“戰爭人偶”。這些人偶不僅具備超人的身體素質,力量、速度和耐力都遠超常人,而且通過系統植入了豐富的軍事戰略知識和高效的情報傳遞技巧。
陳淵將這些人偶部署在長城沿線的各個監測點。當量子雷達探測到匈奴的動向后,人偶能在第一時間獲取詳細的情報信息,包括匈奴的人數、裝備情況、行軍路線和進攻方向等。隨后,人偶憑借其超強的奔跑速度,如同疾風一般迅速將情報傳遞給附近的秦軍營地。
同時,這些人偶還能根據戰場形勢,運用植入的軍事戰略知識,為秦軍提供初步的作戰建議。比如,判斷匈奴的主攻方向,建議秦軍在哪些位置設伏,如何分配兵力等,協助秦軍做出快速有效的反應,極大地提高了秦軍應對匈奴突襲的能力。
六、實戰檢驗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匈奴再次來襲。他們自恃行動隱秘,以為這次依然能如往常一樣,神不知鬼不覺地突襲邊境,滿載而歸。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一舉一動早已被大秦的量子雷達陣列盡收眼底。
當匈奴的騎兵剛剛踏入量子雷達的監測范圍,長城上的警報便瞬間響起。尖銳的警報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在山谷間回蕩。部署在附近的人偶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以極快的速度將匈奴的詳細情報,如人數眾多、裝備精良、正沿著山谷小道向東南方向推進等,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了秦軍營地。
秦軍將領接到情報后,根據人偶提供的建議,迅速制定了作戰計劃。他們深知這是一次絕佳的反擊機會,于是在匈奴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秦軍挑選了一批精銳士兵,埋伏在山谷兩側的山坡上,利用地形優勢,布下了天羅地網。有的士兵手持強弩,嚴陣以待;有的則隱藏在草叢中,準備隨時出擊。
當匈奴騎兵毫無防備地進入埋伏圈時,秦軍將領一聲令下,頓時喊殺聲四起。秦軍如猛虎下山般從四面八方殺出,強弩齊發,箭矢如雨點般射向匈奴軍隊。匈奴軍隊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了個措手不及,頓時陣腳大亂。他們四處逃竄,卻發現自己已陷入秦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秦軍憑借著充分的準備和巧妙的戰術,大獲全勝。匈奴軍隊死傷慘重,狼狽逃竄。戰場上留下了匈奴士兵的尸體和丟棄的武器裝備,見證著這場勝利的輝煌。
此次勝利,讓秦軍上下對長城預警系統和戰爭人偶的威力深信不疑。士兵們士氣大振,對未來保衛邊疆充滿了信心。邊境的百姓得知后,也紛紛歡呼雀躍。他們涌上街頭,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他們終于感受到了久違的安全感,不再需要每天提心吊膽地生活。
而陳淵,站在長城之上,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這只是大秦走向強大的一小步,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但他堅信,憑借著系統的力量和眾人的智慧,大秦必將屹立于世界之巔,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