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崗位(如弩機組裝)選用聾啞人,通過手勢和圖紙傳遞指令;
-
設立「工師監工制」:每十人設一監工,簽署連坐保密契約。
-
物資循環:
-
原料端:以「農具鑄造」名義從蜀郡采購精鐵,用陳倉道秘密運輸;
-
產能規劃:初期日產弩機20具,三個月后擴至50具,配套箭矢每日2000支。
第三章:流水線革命與質量管控
生產體系:將現代工業思維植入戰國手工業。
-
工序拆分:
-
「材料組」:專職冶煉青銅(錫銅比1:6)、鞣制牛筋弓弦;
-
「加工組」:用青銅范模批量鑄造弩機部件,誤差控制在0。5毫米內;
-
「組裝組」:按「三檢制」作業(自檢、互檢、工師終檢),不合格品當場熔毀。
-
效率革新:
-
發明「弩機校準臺」:通過重力擺錘測試扳機靈敏度,淘汰率從25%降至8%;
-
推行「計件薪酬制」:熟練工匠月俸可換粟米三石,遠超普通士卒。
-
保密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