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危局
戰國亂世,風云激蕩,秦國的崛起如同一頭迅猛的巨獸,令山東六國瑟瑟發抖。近日,一則關乎生死存亡的情報傳入六國耳中:秦國欲對合縱聯盟展開雷霆反擊。這消息似巨石投入平靜湖面,瞬間掀起驚濤駭浪,各國諸侯緊急齊聚一堂,召開聯盟會議,試圖共商應對之策。
聯盟會議的大殿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沉悶。各國諸侯或坐或立,神色各異。燕國國君面色蒼白,身形微微顫抖,燕國僻處北方,國力相對弱小,秦國的威脅如高懸頭頂的利刃,令他膽戰心驚。韓國國君則眉頭緊鎖,目光游移,韓國夾在列強之間,一直是秦國蠶食的對象,此刻更是憂心忡忡。魏國國君一臉凝重,雙手抱胸,魏國地處中原,戰略位置重要,深知一旦聯盟破裂,魏國將首當其沖。楚國國君神情肅穆,端坐在主位上,楚國地域遼闊,實力雄厚,本應是聯盟的中流砥柱,但此刻也被這緊張局勢攪得心煩意亂。齊國國君則面無表情,眼神中透著一絲冷漠與猶豫,齊國偏居東方,遠離秦國,一直以來對合縱聯盟的態度就搖擺不定。
會議伊始,關于那份情報的真實性爭論便如洶涌的潮水般襲來。趙國將軍霍剛率先站起,他身材魁梧,虎目圓睜,聲如洪鐘:“諸位,我趙國細作遍布天下,此次情報絕對可靠!秦國厲兵秣馬,糧草輜重皆已籌備妥當,大軍隨時可能出動。我們若不早做應對,必將陷入被動!”
然而,齊國丞相田文卻不以為然,他身著華麗錦袍,手搖折扇,緩緩起身說道:“霍將軍,僅憑一些細作的只言片語,便斷定秦國將大舉反擊,是否太過草率?秦國向來善于用計,說不定這是他們故意放出的假消息,欲擾亂我聯盟軍心。”
此言一出,各國諸侯紛紛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主張進攻的國家代表們頓時怒目而視。魏國將軍李信氣得滿臉通紅,拔劍而出,指著田文怒吼道:“田丞相,你這是何意?難道要我等坐以待斃?秦國野心勃勃,吞并六國之心昭然若揭,此時不反擊,更待何時?”
田文卻不慌不忙,微微一笑,收起折扇,從容說道:“李將軍莫要沖動。齊國地處東海之濱,與秦國相距甚遠,戰火一時難及。況且,戰爭勞民傷財,若貿然進攻,勝負難料。我齊國不能為了一些未經證實的情報,便將萬千子民置于水深火熱之中。”
楚國大夫屈平也站起身來,拱手說道:“田丞相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秦國威脅迫在眉睫,不容小覷。我楚國愿出兵相助,與秦國決一死戰,以保聯盟安危。”
屈平話音剛落,韓國國君卻唉聲嘆氣地說道:“楚國地大物博,兵強馬壯,自然不懼秦國。可我韓國國力微薄,若卷入戰爭,恐怕瞬間便會被秦國踏平。我看,還是謹慎為妙,不宜輕易開戰。”
一時間,大殿內主張進攻的國家與主張謹慎行事的國家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爭吵聲震得屋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隨著爭論的愈發激烈,各國之間隱藏已久的矛盾也徹底激化。燕國國君見眾人爭執不下,不禁悲從中來,哭訴道:“燕國連年遭受匈奴侵擾,國力大損。秦國若來,我燕國如何抵擋?本指望聯盟能保我燕國平安,如今看來,卻各懷心思,這聯盟還有何用?”
趙國國君聽了,心中不悅,冷哼一聲道:“燕王此言差矣!聯盟本是為了共同抵御秦國,可如今一些國家卻畏敵如虎,瞻前顧后。如此下去,聯盟必亡!”
齊國國君聽出趙國國君話中有話,臉色一沉,說道:“趙君,齊國并非畏敵,只是不愿做無謂的犧牲。若聯盟不能拿出切實可行的策略,齊國恐怕難以繼續參與這等不明智的行動。”
此言一出,猶如一顆重磅炸彈,令在場眾人驚愕不已。一些國家甚至開始考慮退出聯盟,轉而尋求與秦國單獨媾和的可能性。合縱聯盟,這個曾經看似堅不可摧的屏障,此刻已搖搖欲墜,如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
就在局勢陷入極度混亂之時,楚國國君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大聲說道:“諸位,切莫再爭!聯盟若散,六國皆亡。當務之急,是要冷靜下來,商討出一個萬全之策。”
眾人這才漸漸安靜下來,將目光投向楚國國君。楚國國君掃視眾人,緩緩說道:“依本王看,可先派使者前往秦國,探清虛實。同時,聯盟各國厲兵秣馬,做好戰斗準備。若秦國并無進攻之意,那便最好;若秦國真有不軌之心,我等也可先發制人,予以迎頭痛擊。”
趙國國君思索片刻,點頭道:“楚王此計甚好。只是,派誰去秦國當使者,卻是個難題。秦國狡詐多疑,尋常使者恐怕難以完成使命。”
眾人聞言,皆陷入沉思。這時,魏國謀士蘇哲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大王,微臣愿往秦國。微臣雖不才,但自信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探清秦國虛實。”
楚國國君大喜,說道:“蘇先生若肯前往,本王便放心了。只是秦國兇險異常,蘇先生務必小心謹慎。”
蘇哲微微一笑,說道:“多謝大王信任。為了聯盟安危,微臣萬死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