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豪賭:五十塊的裙子誰敢買?
大剛小心翼翼揭開一個木板加固的箱子,里面塞滿了用泡沫和紙板精心保護的小盒子和袋子。
他拿起一個透明塑料盒,里面裝著一塊黑色的方塊,集成電路板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電子元件,做工精細。
“媽!這…這是進口的集成塊!”大剛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他只在教科書和少數(shù)進口設備的圖紙上見過這東西。
“還有這些!高頻電容、精密電阻…這些都是修進口電視機、錄音機最缺的!”他快速翻動著箱子里的配件,雙手都有些哆嗦。
趙淑芬見兒子這副模樣,心里也高興,面上卻依舊沉穩(wěn):“都是些好東西,能派上大用場。大剛,這些你先仔細收好,我有數(shù)。”她轉(zhuǎn)向女兒和兒媳,“行了,配件先放著。小麗,李娟,咱們把這堆衣服趕緊整理出來,今晚就得把店面弄好!”
李娟一聽,也顧不上看那些稀奇古怪的電子零件了,跟著小麗一起撲向那堆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服裝。
趙大剛雖然對那些電子配件愛不釋手,但看媳婦和妹妹都開始忙活,也趕緊搭把手,將剩下的箱子和包裹往院子里搬。
夜幕降臨,趙家的小院和緊鄰著的“小麗時裝店”卻燈火通明。煤油燈和電燈泡的光亮交織,映照著忙碌的身影。
趙淑芬指揮著,大剛和李娟幫著搬運、整理。
小麗則興奮地一件件打開包裹,將那些帶著南方氣息的新潮服裝抖開。
“哎呀!媽,這條裙子太漂亮了!”小麗拿起一條杏黃色的雪紡連衣裙,輕柔的面料在她手中滑過。
“還有這條喇叭褲!這個顏色真好看!”
趙淑芬從屋里找出熨斗,拿來一塊干凈的布,親手示范如何熨燙這些嬌貴的面料:“這些衣服,不能像以前那樣隨便疊著賣。得熨!熨得平平整整,掛起來,讓顧客一眼就看到它的樣子。熨完就掛到衣架上,咱們這次買了新的衣架,都用起來。”
店鋪里的舊貨架被搬到了角落,騰出了大片空間。
趙大剛和李娟按照趙淑芬的要求,用木板和竹竿搭起了簡易的展示架,又在墻上釘了釘子,用來掛衣服。
趙淑芬甚至找來幾塊從廣州帶回來的亮色布料,將店鋪的墻壁和貨架簡單裝飾了一下,整個店面看起來明亮又新穎。
最引人注目的是趙淑芬特意買回來的幾個塑料模特。
當那些新潮的連衣裙、墊肩外套、喇叭褲被穿在模特身上時,效果立刻不同。它們立體地展示了服裝的版型和穿著效果,這是紅星市其他服裝店從未有過的。
“媽,這些模特真洋氣!”小麗一邊忙著熨燙衣服,一邊感嘆。她看著穿上新衣服的模特,仿佛看到了自己。
“那是當然,做生意得講究方式方法。”趙淑芬一邊熨燙著一件花襯衫,一邊繼續(xù),“咱們的貨是稀罕,但也要讓顧客覺得它值那個價。怎么讓人覺得值?除了質(zhì)量好,款式新,還得讓她們看到穿在身上的效果,激發(fā)她們想買的欲望。”
一直忙碌到深夜,小小的店鋪終于煥然一新。各種顏色、各種款式的服裝琳瑯滿目地掛滿了貨架和墻壁,模特們“站”在最顯眼的位置。
燈光下,雪紡、喬其紗、的確良等面料泛著柔和的光澤,與市面上常見的粗布、卡其布形成了鮮明對比。
看著眼前這一切,小麗激動得幾乎說不出話。
趙淑芬看著忙碌了一晚上的兒女和兒媳,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滿意。她拿起一個筆記本,開始和小麗商量定價。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