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局,”江昭寧親自給林方政倒了杯茶,自己也端了一杯,在對面坐下,語氣變得平和,卻依舊帶著深思,“這寺廟大殿的修繕,具體要多長時間?”
“施工方案確保萬無一失了嗎?”
“那可是省級重點文物,動一磚一瓦都要慎之又慎。”
林方政接過茶杯,放在面前的茶幾上,身體微微前傾,認真地回答:“施工方案是省文物局專家反復論證過的,以搶救性加固和恢復原貌為主,盡可能減少干預。”
“古建三隊有修復類似木構大殿的成熟經驗。”
“只要天氣正常,沒有發現重大隱蔽性結構問題,快則十天,最多半個月即可完成主體工程。”
“后續還有一些細節處理和彩繪修補,但不會影響主體開放。”
“嗯,效率還算可以。”
江昭寧微微頷首,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看似隨意地繼續問道,“那么,修繕完了之后呢?”
“大殿煥然一新了,然后怎么辦?”
林方政被問得一愣神,下意識地回答:“江書記,修繕完后,寺廟肯定煥然一新,安全隱患排除了,文物得到了有效保護,這當然是好事。”
“接下來,自然就是要重新對外開放啊。”
“信眾游客都盼著呢,這也是我們工作的最終目的之一,恢復宗教活動場所的正常功能,也能帶動周邊旅游經濟。”
“我說的是門檻!”
江昭寧放下茶杯,目光如電,直指核心,“那道入門的門檻,你們打算怎么辦?還要定那么高嗎?”
“門檻?”林方政一時沒反應過來,修繕方案里似乎沒特別提到門檻的物理高度問題。
“這個入門門檻,”江昭寧身體微微前傾,手指輕輕敲擊著沙發扶手,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我指的是門票!”
“那道把人擋在外面的、看不見卻實實在在存在的門檻!”
“你們打算收多少錢一張票?”
林方政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書記關心的是這個。
他心中迅速盤算著,謹慎地開口:“哦,您是說門票價格啊。”
“這個我們研究過,肯定是恢復原來的價格體系呀。”
“修繕投入這么大,后續維護管理也需要持續投入,門票收入是最直接、最穩定的來源。”
“80元?”江昭寧直接報出了那個讓很多人望而卻步的數字,眉頭不易察覺地蹙起,“我記得清涼寺修繕前就是這個價,比五年前翻了一番還要多。”
“重新開放還維持這個價?”
“林局,你覺得,是不是多了些?”
林方政感受到書記話語中的質疑,立刻坐得更直,開始陳述理由:“江書記,80元的價格,比之前前確實高了不少。”
“但是,請您聽我解釋。”
他掰著手指,條理清晰地說下去:“首先,這次大殿主體修繕預算就是130萬,這還不包括后續的維護費用。”
“這筆錢,雖然財政撥了,只是救急。后續的日常維護費用需要寺廟自身通過香火和門票收入來彌補。”
“我們和清涼寺管理委員會,是有分成協議的,只是執行得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