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考慮先搞試點?比如選取清涼寺作為單個‘項目化’試點,嘗試由兩局抽調骨干搭建一個臨時性的‘清涼寺古建修繕與文旅發展協同管理辦公室’?”
“磨合好了管理模式,再推行兩局合并也不遲。”
他的目光懇切地投向江昭寧,“穩妥推進、減少震蕩可能更利于長遠?”
會議室內溫度仿佛下降了幾度。
常委們的神情各異:有人認同地點著頭,有人若有所思地盯著筆記本,也有人目光直接投向江昭寧,等著他最終的決斷。
所有的爭辯、所有沉甸甸的考量,以及那如芒在背的壓力,在此刻,都無聲地匯集到了那個佇立窗前的身影之上。
江昭寧的聲音像淬過冰水的刀鋒,精準地切入了李娟的憂慮:“李部長擔心外部聲音,擔心旅游導向傷害文保純潔性,或者過度文保限制旅游開發,”他微微頷首,“這份審慎,可以理解。”
話音未落,他的目光陡然銳利,掃過全場,“但這個問題,恰恰是即將成立的文旅局必須直面、也必須厘清的‘天職’!”
“保護與發展,從來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而是手心手背的一體兩面!”
“如何統籌?如何兼顧?如何找到那個最優的平衡點?”
他的手指關節在光滑的桌面上輕輕一叩,發出篤定的輕響,“這是新局成立后的核心考題!”
“我相信,職能歸一、責權一體的文旅局,會比我們這些坐在上面指手畫腳的人,更能找到符合清涼寺實際、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答案!”
李娟張了張嘴,想再補充什么。
江昭寧的目光已如探照燈般轉向了趙永春。
他剛才提出的“省內少有先例,是否考慮先行試點”的疑問,此刻成了江昭寧破局的下一塊磨刀石。
“至于趙書記所說的‘少有先例’,”江昭寧嘴角牽起一絲近乎冷峭的弧度,那弧度里沒有溫度,只有洞悉一切的沉靜,“這個說法,已經過時了。”
他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炬,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我工作過的臨峰縣,去年此時,文化旅游兩局合并的牌子就已經掛起來了!”
“運行至今,效果斐然!”
“文物保護沒有削弱,旅游收入反而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他說的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在眾人心頭。
他環視會場,聲音沉穩而充滿力量:“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是我們標新立異,這是時代發展的大潮所向,是中央頂層設計早已明確的改革路徑!”
“是大勢所趨!”
“我們縣現在做這件事,不是早了,甚至可以說,已經是跟跑者,而非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