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剛收到斥候傳來的消息,目前晉王軍依舊駐扎在棲霞鎮之外,途中并未發現有埋伏的兵馬。”
晝夜不停地強行軍下,士卒們都早已疲憊不堪。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戰斗,薛云都不得不下令休整一天來養精蓄銳。
而此時他們距離棲霞鎮僅有八十里。
負責偵查情報的余貴也在這時候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是嗎?這倒是個難得的好消息。”
薛云的反應相當平淡,仿佛早已預料到了這一點。
無他,只因他們來得太快了。
這才短短四天的時間,薛云便率軍宛如神兵天降一樣出現在了棲霞鎮八十里之外。
即便晉王軍想要圍點打援都根本來不及了。
畢竟實行圍點打援戰術有個重要前提,那便是提前掌握了敵人的兵力調動以及行動計劃。
如果連敵人都不知道在哪里,又準備從什么地方行軍之類的。
還圍什么點打什么援。
正因如此。
薛云才決定兵貴神速。
趁著晉王軍尚未收到幽都府方面細作的消息前,直接火速趕往棲霞鎮。
“不僅如此,斥候還摸清楚了晉王軍的部署情況……”
余貴忙不迭繼續述說道。
根據斥候的偵查。
晉王軍采取了典型的圍三缺一戰術。
棲霞鎮西南北門三個方向都部署了重兵,唯獨東門方向故意放開了一個口子。
戰術是沒錯的,但晉王軍卻低估了棲霞鎮抵抗的決心。
連續多日的猛攻下,棲霞鎮卻始終屹立不倒。
打到后面,付出慘重傷亡代價的晉王軍都有了退縮之意。
可撤軍并非晉王軍將領說了算,而是取決于晉王本人的同意與否。
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這回晉王并沒有親自領兵征討北境。
哪怕晉王軍想要撤軍,首先都要派人前往山陽取得晉王的許可才可以。
在沒有許可之前,他們都只能繼續圍困棲霞鎮。
至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