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琚的問題才剛剛問出口,李隆基的臉色便瞬間陰沉了下來。
因為他從李琚的言語中,聽出了諷刺的味道。
顯然,李琚這是已經明白了他的用意。
只不過這個兒子,似乎并不打算順著他的安排走,似乎還準備再次違逆他。
一想到李琚上一次違逆他的場景,他心中便無端生出一股無名怒火。
他倒是沒想到,去大漠里吃了兩年的沙子,大漠的風沙,竟然還沒有磨平這個兒子的棱角。
一時間,他險些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發作。
但想到李琚畢竟是剛從萬里之外的西域回來,他還是耐著性子,沉聲道:“他們,并不合適?!?/p>
“不合適?”
李琚挑了挑眉,眼中不禁浮現一抹嘲弄。
他自然能聽懂李隆基這句他們不合適是什么意思,兩年的政治生涯,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初出茅廬,反應遲鈍的毛頭小子。
可也正因如此,他才覺得諷刺。
兩年前,李隆基流放他的時候,是何等的果決,又是何等的不留情面?
短短兩年之后的今日,李隆基卻是連自己的真實意圖都不敢表露了,還得拿兒子當擺弄的工具。
所以,這究竟是他進步了,還是李隆基退步了?
亦或者,這其實才是李隆基最真實的一面?
李隆基將李琚的表情盡收眼底,怒火更是蹭蹭直冒,這個逆子,什么眼神?
趕在怒火噴發之前,他冷著臉道:“朕這是為你好,你三兄和十八弟,皆是一時之選,讓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人替你主持慶功宴,都不算委屈你,你還有什么好挑的?”
“兒臣自是沒什么好挑的?!?/p>
李琚不咸不淡的應了一句,旋即淡然道:“兒臣只是覺得,這不合規矩罷了?!?/p>
李隆基沉聲道:“你要合什么規矩?”
李琚沒打算和李隆基硬頂,眼見李隆基已然怒火升騰,他還是慢吞吞的解釋道:“兒臣排行老八,諸兄弟之中,比兒臣年長者,唯長兄李琮,二兄李瑛,三兄李亨,四兄李琰,五兄李瑤,六兄李琬(七子早夭未記載)等六人,若由六位兄長其中之一為兒臣主持慶功宴,兒臣都不會有什么意見,畢竟長幼有序,乃祖宗之法?!?/p>
聽見李琚的解釋,李隆基心頭的怒火頓時消散了一些。
只是,他還是高興得太早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