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武八年,弘曙那些庶弟皆已長成,胤禟自覺拿不出這么多兒子娶媳婦的聘禮,遂厚著臉皮找泰武帝胤礽幫忙,將二十多個兒子分散出去,有的跑去出海,有的在國內經商,大多子承父業,選擇了經商,總之都混的風生水起。
時安后半生可謂自在逍遙。
胤禟忙于公務,和胤禩雖說不是分道揚鑣,但關系已不復往昔親密。
董鄂家更是因為有從龍之功,受到新帝重用,原主的大哥進入兵部,二哥進入禮部,三哥跟著胤禟混的風生水起。
康熙的九子,命運也被改變。
老大胤禔在胤礽支持下,后半生幾乎全在四方征戰,那叫一個意氣風發。
老三胤祉也改變被奪爵、囚禁的命運,進入禮部,成為后世有名的教育家,文學家。
老四胤禛自康熙對他們兄弟二人忌憚后,便深知自己已無緣皇位,所幸與新皇關系親近,提出的各項改革意見皆獲采納,遂于戶部兢兢業業,操勞一生。
胤礽鑒于老八胤禩八面玲瓏的性格,將他安排至理藩院,任尚書一職,專門負責對外國家的交流,成為后世著名外交家、政治家。
老十胤誐入兵部,負責新火器營。
十三是全能人才,直接被胤礽所重用,代其赴各地公干。
十四則負責征戰蒙古等地,成為僅次于胤禔之大將軍王。
泰武帝登基后,康熙攜自己后宮妃嬪移居暢春園,時安常接宜太妃來府里小住,婆媳間并無齟齬,從宜妃身上學到許多為人處世的智慧。兒子弘曙也甚是孝順,知道她喜歡聽八卦,便時常讓自己福晉過來給她解悶。
至于胤禟,因一直忙于政務,加上抄家時受過傷,即使有時安靈液釀制的酒蘊養,壽數還是受到影響,七十歲時,一夜長眠,再未蘇醒。
后來,源親王胤禟的葬禮讓京城眾人一直津津樂道,葬禮上,兒子孫子加起來兩百多人,可謂是子嗣旺盛。
在靈液的滋養下,時安無病無痛的一直活到了八十歲,見證了大清國運昌盛,民眾上下一心,見到西方各國對大清的忌憚和敬畏。
最讓她開心的就是,那座毗鄰的罪惡島嶼,也在泰武六年,被胤禔等人帶兵拿下,成為大清的領土之一。
當年,時安請求007幫忙給胤礽等皇子造了一個夢,夢中所見內容,皆是小島上的人殘忍虐殺大清子民的慘狀。
于是,胤禔帶著人登上那座島后,毫不留情地下令,屠盡所有倭寇男子。
他深知,雖然未必每個倭寇都是惡徒,但他不能保證其中是否有隱藏的惡人,日后再對大清子民施加傷害。
因此,他選擇了“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的策略,并在之后派遣軍隊駐扎在島上,以示大清的威嚴與決心。
這一舉動不僅震懾了周邊的琉球、高麗等小國,更讓他們認識到了大清已經發生改變,新帝手段更加狠辣,輕易就將一個小國滅國。
許多附屬國家開始主動向大清俯首稱臣。
其中,高麗的君主更是瑟瑟發抖,他自知自己之前多次挑釁大清,遲早會被攻打,于是他主動派遣使者到大清,表示愿意成為大清的一部分,以此表達對大清的忠誠與敬意。
胤礽見高麗君主如此識時務,便打消了讓胤禔順帶攻打高麗的計劃。
最終,大清不費一兵一卒,便成功使高麗成為大清的高麗省,這一舉措不僅擴大了大清的版圖,還彰顯了大清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