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刀出現的時機十分有講究,正是處于兩人交擊的剎那,加之漢飛又提前以話語分散林謙注意力,所以如此近在咫尺的短刀攻擊幾乎不可能會失敗。
漢飛仿似看到了林謙被刀鋒刺傷落敗的樣子,這對于他來說并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漢飛的心中這是理所當然的。
可現實卻沒有朝漢飛的設想那般發展,林謙剛才猛鷹搏兔般的攻擊的確聲勢驚人,但卻并不是毫無后手。
這是他學自師母樊希賢的品陣三式精義中的精粹,不管是攻擊亦或是防守,皆要留有余力。所謂的留有余力并非是指發力方式,而是一種精神力控制自身狀態的法門,意在使人有足夠的應變之機。
林謙早感受到那把短刀的強烈殺機,但這把短刀實在太過迅捷,即便他留有余力仍難以完成復雜的軀體控制。
便在這時,林謙忽感到身軀仿似生出自我意識般自動做出反應。那種仿若天成般的身軀意識帶著他借力一個空翻,堪堪躲開短刀的軌跡。
本來林謙此刻的修為絕難做到如此迅速的應變,但他剛才借助與漢飛拳掌對撞的反震蕩之力,這才使其在一瞬間激發超出自身修為范疇的水平。
在場眾人均沒看清楚發生什么事,只漢飛大感驚訝,因為林謙剛才的閃躲速度實是超出他的想象。
不過這也只是一剎那的思緒波動,漢飛乃是心智堅定的軍人,當即便人隨刀走朝前猛躍一個身位,已將短刀重新握在手中。
漢飛根本不理會林謙有什么后手,當即反手就是一刀猛劈過來。
林謙此刻則剛剛立定身形,尚未有任何喘息機會,又感到殺意來襲。這一次,那種軀體的自我意識卻已經消失。
林謙微愣,仿似把握到某種境界極高的戰斗方式,但此刻卻無暇細想。漢飛的短刀猛揮而至,林謙沒有軀體的自我意識幫助,加之又處處落后半拍已然無法再次閃避。
剎那間,林謙把心一橫,暴喝一聲:“臨!”存在力便陡然在其身后形成一道力場。漢飛的短刀也恰于此時劈來,沒入真言力場。
臨字真言打破規則的屬性使得漢飛只感到手中短刀傳來一陣強烈的晃動,好似根本無法再控制刀身。
漢飛再驚,到此刻才真正確信林謙已經不是他印象中的那個人。不過,漢飛又怎會就這么放棄?他彪悍性格發作,手中力道猛增,試圖直接破除真言力場的擾動。就見到刀鋒陡然重歸于一,再度沿先前的軌跡劈擊而去。
林謙已在這短暫的一刻回過身來,剛好感應到漢飛刀鋒由清晰變為混亂又再變為清晰的過程。
林謙也不禁大為震驚,因為當初他這一招可是能夠阻擋師母樊希賢的御劍術。雖說師母可能并未用盡全力,但她數十年的修為可并不是假的。現在漢飛卻能生生擊破真言力場,這如何不讓林謙驚愕!
到得此刻,林謙才真正感受到漢飛這種級數的高手有多么強悍。不過,林謙這一年來在醫真人金方兒以及樊希賢的教導之下,戰力也早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