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煉第十八天一整天,秦晉都是在外太空度過的。
外太空的景觀雖然壯麗,但多看一會兒也會覺得乏味。
黑暗的空間讓人有一種莫名的孤獨與恐懼感。
當然,秦晉其實并沒有享受多少太空旅游悠閑時光。
跟著他一起飛上太空的,還有1000只機械工蜂。
在一天的時間里,1000只機械工蜂合力建造了一座太空作業平臺。
實際上就是一顆大型人造衛星,搭載了基礎的武器系統和航電系統。
太空作業平臺的最大的作用,就是放置建筑物,以及為機械工蜂的運作提供支持。
秦晉往太空作業平臺上放了10座能源轉化基站和90座物質采集基站,新建造的一座火種輔助基站和一座武器生產基站也放在了上面。
物質采集基站無法采集資源的,主要是作為材料中轉站,為太空建設提供資源。
領航者文明儲存材料的倉庫,可以視為一個亞空間,在一定距離內可以實現無損耗或低損耗傳輸,能源也是一樣。
只不過,能源的傳輸要方便一些,大部分單位都可以接受遠程能源傳輸。
而能夠接收材料傳輸的,基本上只有物質采集基站這一類的資源建筑。
火種輔助基站,可以為太空平臺補充機械工蜂。
而武器基站,則是為了升級成生產太空戰艦的超級建筑。
在外太空待了一天,即便飛船有重力環境模擬,秦晉也有點暈乎乎的。
他畢竟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航天訓練,如果不是飛船的科技含量高,估計整個人都散架了。
待到返回地面,已經是第十九天中午。
秦晉的飛船落地時,航空發射平臺剛好有一艘運載火箭升空。
火箭上搭載的,是新鮮出爐的“捍衛者”電磁軌道炮。
幾分鐘之后,它就會進入近地軌道,隨時對地面上的一切目標發射出毀滅性的一擊。
昨天的太空建設中,只有太空作業平臺消耗較大,花費了1。5e低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