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馬的帶一個陌生人來蹭飯是怎么回事?
算了,反正只多雙筷子,一個酒杯。
楊植恨恨回到座位,長嘆一聲:“人生而自由,但無處不在枷鎖之中!”
涂惟非常吃驚:“楊小哥這話很有格調(diào)!”說著掏了車馬費(fèi)給粉頭讓她們回去,說:“正好我們靜下心來談?wù)隆!?/p>
楊植見涂惟為人豪爽,也暗自佩服。這時酒菜陸續(xù)上桌,四人關(guān)上門,互相敬酒,敘了功名年齒。楊植問道:“張老爺緣何在蘇州滯留?”
張璁不愿多說,淡淡說一句:“從北京吏部選官回鄉(xiāng)。”
涂惟苦笑著說:“我也曾去吏部選官,因為沒有給吏部文選司郎中送禮,給我的都是廣西云南小縣,瘴癘之地,與發(fā)配何異!加上雙親在堂,遂絕了宦仕之念。”
兩位舉人老爺同病相憐,張璁長嘆一聲大倒苦水:“沒法子,我乃軍灶戶出身,家中供養(yǎng)甚為艱難,三十多歲好不容易考上舉人,幾次會試都中不了進(jìn)士,尋思都四十五歲了,再不能在家吃閑飯,今年下決心去北京選官,不料遭遇和涂兄一樣。咬咬牙,回家再苦讀幾年詩書,下一科一定要考上進(jìn)士。”
涂惟驚訝地問:“大明豈有拮據(jù)的舉人?怎的張兄鄉(xiāng)鄰沒有向你投獻(xiàn)?”
我華夏對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非常尊崇,體現(xiàn)在政治地位經(jīng)濟(jì)待遇方方面面。
舉人已經(jīng)是官身,有很多特惠,鄉(xiāng)人往往會把田地、商鋪、甚至于人身掛在舉人名下,叫作投獻(xiàn)。看過《范進(jìn)中舉》的都懂。
不料張璁搖搖頭:“溫州不比南昌大府!溫州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地瘠民窮,比福建還慘!溫州人種的糧食都自己不夠吃,朝廷每年向溫州征的都是山林鳥獸。我又是軍灶戶,免糧稅有什么用?”
涂惟說:“這倒是,我聽說衢州府溫州府等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就把一丘田坐沒了。”
張璁啞然失笑:“當(dāng)?shù)卮_實如此。是以溫州人出門在外也是做小工,無法立足。哪象江西富饒,秀才舉人經(jīng)商者比比皆是。”
兩位舉人老爺同是天涯淪落人,干了一杯,就此打住倒苦水的話題,涂惟轉(zhuǎn)向楊植:“楊兄如何去得王相公家?我等與洞庭商會素有往來,但想也不敢想能見到王相公!”
臥槽!張璁酒杯一抖差點(diǎn)把酒撒出來,真是人不可貌相!身邊這個高瘦的青年居然能在王閣老家登堂入室!
楊植把虎丘雅集詩畫奪魁的事娓娓道來,中間略去王鏊等人吐槽大明的部分,然后說起測字。
涂惟張璁兩人只覺得在聽說書人講傳奇話本,聽到楊植的詩,兩人都是行家,拍案稱奇說:“楊兄真人不露相,如此好詩當(dāng)浮一大白。”說著給楊植敬了一杯。
聽到楊植給王鏊測字,測字的結(jié)果是相公的客人來者不善,所求之事不能答應(yīng)。涂惟心中暗罵,又不好發(fā)作,試探著問:“楊兄今日也給我測字如何?”
楊植哈哈一笑:“《左傳》云:卜以決疑,不疑何卜?測字只是游戲之作,該做的事就去做,不要計較成敗利鈍,枯骨死草,何知吉兇!”
涂惟深深地看了楊植一眼:“楊兄不去考秀才太可惜了。江右商會與洞庭商會很熟,我可以從中撮合,讓他們發(fā)售你的琉璃。楊兄談下這筆生意返鄉(xiāng),不要再追求商賈之利,讀書入仕更有前途。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楊植知道涂惟心存拉攏之意,舉杯敬了涂、熊兩人,說道:“感謝兩位老哥,售賣琉璃之事我自有辦法,不勞兩位老哥費(fèi)心。我明日即前往松江,與兩位分別。一飯之恩不敢忘,山水有相逢,日后我們定有再遇之時。”
楊植又看看涂惟,說:“恕小弟直言,我原來在江西長大,從游方道人那里學(xué)得些許測字望氣之術(shù),我看涂兄的氣色,此行來蘇州,事情是辦不成的。涂兄的東家做生意也難以成功,涂兄還是早做打算。”
涂惟神色陰晴不定,盯著楊植無辜的眼睛,沉默不語,熊千戶哼一聲:“小子學(xué)了一點(diǎn)皮毛就胡說八道,游方老道、行腳僧人我見多了,他們慣于先出言恐嚇,把對方嚇得六神無主,再騙人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