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太醫劉文泰先后親手治死憲宗、孝宗兩代皇帝,也不過是貶官廣西!
張永哪怕是大太監也是個外人,見了太醫也得和顏悅色,哪里知道太醫院的門道!
“張老公,這是圣上的醫案。
圣上跌傷致肱骨骨折,局部腫脹畸形,相度損處,以牽引、端提、捺正手法復位。并輔之以杉樹皮制夾板,軟絹包裹固定。外外敷用定痛散,內服活血止痛湯,視復元情況用活血湯促進骨痂生長;
另圣上居江南濕熱之地,因外感寒邪后導致心陽虛損,出現心悸不安、煩躁、手足不溫癥狀,又加之以驚嚇,辨證為心陽不振,心神失養,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調養。前幾日又……”
張永接過醫案邊看邊聽吳杰的匯報,幾段話聽下來如聽天書,未等吳杰講完急忙打斷道:“吳醫士,我不懂醫術,我就是想知道,皇爺有沒有康復的風險,喔不,皇爺什么時候能康復?”
司禮監大太監地位等同于內閣首輔,一向謹言慎行,吳杰未料張永失言,遲疑一下回道:“盡人事聽天命而已,圣上五臟六腑震蕩,從脈象上看……”
張永暗自咬牙,一番對話沒有獲得有用的信息,只能施禮道:“還請吳醫士費心!明日是九月二十六,戊寅日萬圣壽節,屆時山東巡、布、按官員必來稱賀,你看皇爺爺是不是合適出面,宴請眾官?”
吳杰面露難色說:“恐怕不行!圣上不豫之事不可聲張,何必讓天下驚怖震動!張老公領他們于行在門外行遙賀禮罷!”
張永點點頭,又向正德寢室方向施禮告辭回到司禮監臨時駐地,快馬今日送來了內閣楊首輔的奏疏,奏疏道:“近日傳說皇上班師已離南都,不日奏凱還朝,內外大小臣工聞之不勝歡慶。所有郊天、祔廟、朝賀、殿試并獻俘賞功諸典禮,候圣駕到京之日必將次第舉行,不待言矣。”
這些典禮都是折騰人的重體力活。特別是郊天,哪怕皇帝是個腿腳不便的胖子都得步行幾個時辰去北京城外南郊圜丘行祭祀儀式,也不知道皇上能不能撐得住?
再接著往下看:“但今各衙門題奏文書,已經臣等擬票封進,各該管文書自去年八月以后至今年正二月文書雖經奏過,尚有多年未曾發回云云。”
這是指斥司禮監還是指斥皇爺荒廢政務?再接著列舉了一些瑣事,如吏部推用的各地巡撫按察布政,兵部推用寧夏、遼東總兵官都需要正德核準,犯人秋決需要皇上打勾等等。
張永面對這份奏疏陷入沉思:楊首輔到底知道不知道圣上受傷,需要靜養?御醫吳杰所開之藥有沒有效用?
吳杰送走張永后,回身走向內室。正德躺在臥室內,臉色蒼白,不過神智頗為清明,他左胳膊上打了吊帶,夫人正給正德喂湯藥。
見吳杰進來,正德笑著說:“吳醫士,本總督感覺好多了!”
本來依禮,夫人應該在吳杰進屋時回避的,但正德慣常攜夫人縱馬釣魚拋頭露面,一向不講究這些。
吳杰向正德及夫人行朝拜禮后告一聲罪,上前給正德把脈,正德的脈象比十五日晚上要好多了。
“陛下只是輕微骨折,不需要傷筋動骨一百天,約兩個月即可恢復正常。另外陛下受到驚擾,需要安心調養。”
正德咯咯笑起來,眼神充滿懷念:“三年前,正是在這個時候,本總督率五萬精銳與套虜達延汗大戰于應州,戰場上銃炮轟鳴,本總督往來穿梭激勵將士,被虜圍攻,乘輿幾陷,本總督何曾畏之!”
正德越說越興奮,右手不由自主揮動起來。“下午時分,風沙彌漫,套虜一先鋒死士率軍沖破護衛與本總督短兵相接,被吾陣斬馬下!雙方激戰一整日,戰場上死傷枕藉,套虜大敗而逃!”
說著說著,正德咳嗽起來。吳杰躬身道:“語多傷元氣,陛下此時宜凝神沖默,以養性靈,以延福祚。微臣先行告退。”
行宮門口,江彬等干兒子焦慮不安,來回踱步。見吳杰出來,江彬忙上前拉著吳杰的手問道:“吳太醫,吾皇義父龍體安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