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索額圖退出朝堂不久后納蘭明珠也緊隨其后請辭。
短短半個月時間,太子黨和大阿哥黨的領頭人皆辭官,一時間兩方都沉寂下來。
康熙四十五年
胤禟以其雷霆手段,接連抄獲了數位貪官的家產,一時間成為了朝中貪官污吏的噩夢。
同樣,也憑借抄家,胤禟積攢了一筆豐厚的銀子。
然而,這筆銀子,在常人眼中是難以想象的巨大財富,這些銀子隨著后院二十八個孩子長成,飛快地消耗。
是的,二十八個,無一中途夭折,全都健康地成長著。
十八個兒子,十個女兒,比皇阿瑪的現有存活的子嗣加起來還要多。
孩子多了,加上年齡相近,胤禟有時候都會記混他們的名字。
每年年宴上,九貝勒府總是格外熱鬧與顯眼,一大家子人烏泱泱地聚集在一起,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與之相比,其他貝勒家的人數就顯得寥寥無幾了。
對此,宜妃的心情也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從最初的歡喜與驕傲,到后來的憂慮與麻木。
雖然老話常說多子多福,但她也未曾料到老九的子嗣會如此之多。
她有時都在為老九發愁,等所有孩子長大后,還有多少家產分給他們,大孫子弘曙會不會繼承一個空空如也的爵位?
這大兒媳婦軟弱自哀讓她煩惱,小兒媳婦仁善寬容,她也煩惱。
瞧著自己私庫里的東西日漸減少,宜妃這個當瑪嬤的都開始想辦法和其他年輕妃子爭寵,目的就是為了從康熙手中多弄點賞賜,好留給老九養家。
而宜妃的煩惱良妃不知,這一年,八阿哥的兩個妾室分別為胤禩誕下一兒一女,成功打破他不能生的閑話。
在朝堂之上,自從索額圖請辭后,太子逐漸展現出更加謙遜、穩重的態度。
他與康熙之間的矛盾也大大減少,兩人之間的父子關系又恢復了其樂融融的狀態。
直郡王胤褆在觀察了這一切后,或許是因為失望或許是因為得到了他人的提點,也不再與太子針鋒相對。
而胤禩面對朝堂上的這種新局勢,盡管內心有著再多的想法和抱負,也只好暫時壓抑下來。
他開始努力辦理差事,以提升自己生母衛氏的地位,終于在康熙四十四年,他以自己的功勞換取了為額娘封妃的機會。
期間,胤禟也沒有停下腳步,等清理完京城的貪官后,便自請去其他地方繼續為皇阿瑪分憂。
見到國庫越來越充盈,康熙也樂的老九去做這件事,自從老九開始抄家后,那些借國庫銀子的大臣紛紛將欠銀歸還,除非太困難的,康熙自掏腰包替他們還了。
時安這幾年可謂是輕松不過,可能是再害怕有妾室懷孕,胤禟如今很少去其他妾室院子,可依然擔心會有意外發生,于是私下偷偷找了御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