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人民幣和電力體系。”
“站位很高。”黃學良點贊,“但是這不是你應該操心的,你就是一個“大頭兵”,應該想著怎么當將軍。”
對,沒錯。
當了將軍以后才應該考慮這種事情,不過,余磊覺得自己這種家庭,性格,怕是一輩子也沒啥機會,娶老婆都困難。
“不,人生往往會一蹴而就。”黃學良這點他不贊同,普通人與神人本質上的區別就是“信念”。
一切皆有可能,“去干”。
就像國家太空登月一樣。
誰告訴你不行呢?
夸張一點說。
人民幣的錨定物未來應該是月球上的氦3+,可控核聚變+帶來的低廉、清潔的電能,以及一整套新能源產能。
登月,為什么要登月。
因為有能源,有電力。
我們有全球最強的制造業,有了電力,Ai人工智能,就能在月球上遍地開花,“氫制氧”,“氫制水”,那是事兒?
信不信,有了電力,月球上,到處都是無人工廠,人口常駐。
各種森林,植被,海洋。
至于大氣,那不是事,分分鐘改造,再造一個小中華。
犯我大漢,雖遠必誅。
直接誅到月球。
是不是突然明白為什么我們要登月了?至于氦3、硅等物質的儲量爆棚。
要明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含義。
當然,一切的能源生產,離不開經濟,“錢”。
野人時代“貝殼”。
農業時代貨幣主要錨定物是鹽、鐵和糧食,擁有生產資料最多的國家在交易中的貨幣就強勢。
其中陶瓷、茶葉、絲綢也是從農業時代發展起來的輕手工業。所以那時候領土是爭奪的焦點。
明清時代錨定的是白銀。
大明為啥沒了,白銀沒了呀,海運沒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