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哲微微一笑,說道:“多謝大王信任。為了聯盟安危,微臣萬死不辭。”
于是,蘇哲肩負著六國的期望,踏上了前往秦國的道路。與此同時,聯盟各國也紛紛整軍備戰,密切關注著秦國的一舉一動。合縱聯盟能否度過此次危機,六國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整個天下仿佛都被一層濃重的陰霾所籠罩,等待著命運的宣判。
蘇哲一路快馬加鞭,終于抵達秦國都城咸陽。咸陽城內,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但蘇哲卻無心欣賞這繁華景象。他深知此次使命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六國與秦國的全面戰爭。
蘇哲在秦國多方打點,終于見到了秦國丞相張儀。張儀乃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足智多謀,巧舌如簧。蘇哲見到張儀后,先是一番寒暄,然后轉入正題。
蘇哲說道:“張丞相,如今山東六國聽聞秦國欲對合縱聯盟展開反擊,人心惶惶。不知此消息是真是假?還望丞相明示。”
張儀微微一笑,目光如電,盯著蘇哲說道:“蘇先生,秦國行事向來光明磊落,若真有此意,又豈會隱瞞?只是,六國合縱,名為抗秦,實則各懷鬼胎。秦國又怎會坐視不理?”
蘇哲心中一凜,知道張儀話中有話,連忙說道:“張丞相,六國合縱,實是為了自保。秦國若能放下吞并六國之心,與六國和平共處,豈不甚好?”
張儀仰天大笑,說道:“蘇先生,天下紛爭,弱肉強食。秦國歷經數代君主,勵精圖治,方有今日之強大。若就此放棄霸業,豈不可笑?”
蘇哲見張儀態度強硬,知道難以說服他,于是話鋒一轉,說道:“張丞相,即便秦國強大,但若六國齊心協力,拼死抵抗,秦國恐怕也難以輕易得手。況且,戰爭一起,生靈涂炭,于秦于六國,皆非好事。”
張儀聽了,微微點頭,說道:“蘇先生所言不無道理。只是,六國聯盟真能齊心協力嗎?據我所知,如今六國之間矛盾重重,為了那份情報的真假便已爭吵不休,甚至有國家欲退出聯盟,尋求與秦國單獨媾和。如此聯盟,不堪一擊。”
蘇哲心中暗驚,沒想到秦國對六國聯盟的情況了如指掌。他強作鎮定,說道:“張丞相,六國聯盟雖有分歧,但面對秦國的威脅,定能團結一致。若秦國執意進攻,必將付出慘重代價。”
張儀看著蘇哲,目光中透著一絲玩味,說道:“蘇先生,你此次前來,無非是想探清秦國虛實。也罷,我便告訴你,秦國目前并無立即進攻六國之意。但這并不代表秦國永遠不會動手。六國若能安分守己,秦國自然不會輕易挑起戰端;若六國繼續合縱抗秦,與秦國為敵,秦國定不會留情。”
蘇哲心中大喜,知道此行目的已達到。他連忙起身,拱手說道:“多謝張丞相坦誠相告。蘇哲這便回去,將丞相之意告知六國諸侯。”
張儀微微一笑,說道:“蘇先生慢走。希望六國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蘇哲告別張儀后,立刻返回六國聯盟。當他將秦國并無立即進攻之意的消息告知各國諸侯時,眾人皆松了一口氣。然而,對于秦國的威脅,各國諸侯仍不敢掉以輕心。
楚國國君說道:“雖然秦國目前暫無進攻之意,但我們不能放松警惕。此次聯盟會議暴露了各國之間的諸多矛盾,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否則,合縱聯盟終究難以長久。”
趙國國君點頭道:“楚王所言極是。各國應摒棄前嫌,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制定應對秦國的長遠策略。”
于是,各國諸侯經過一番商討,決定成立一個聯盟議事會,定期召開會議,加強各國之間的情報交流與軍事協作。同時,各國也紛紛加大對本國軍隊的訓練和裝備投入,以備不時之需。
在經歷了這場危機后,合縱聯盟暫時穩住了陣腳。但秦國的威脅如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讓六國不敢有絲毫懈怠。戰國的局勢依然波譎云詭,未來的道路充滿了未知與挑戰,六國能否憑借合縱聯盟抵御秦國的兼并,歷史的車輪又將駛向何方,一切都在等待著時間的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