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耕種絕對是件有利可圖的事情,第一年先種糧食,只有擁有了足夠的糧食,領地里才能住下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人口,第二年,第三年,都不用昆去管,他們自然會自謀出路。
在豐饒領這種擁有廣袤尚未開墾土地的地方,難道還有比開墾土地種田更簡單更高效的發(fā)展方式嗎,有了大片耕地,還怕解鎖不了手上的豐饒印記?
所以無論發(fā)生了什么,昆也是絕不可能放棄豐饒領的開墾和建設的。
北域因為冬天去得比較晚的原因,土地還未化凍,春耕的時間只有一個月多一點,在南方今年的春耕應該早就已經(jīng)開始了。
不過因為連續(xù)兩個星期的大雨影響,留給昆的時間只剩半個月,豐饒領里這六千多畝的土地,需要全部播種完成,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六千多畝耕地,其中五千畝都在昆的名下,剩余的一千多畝才屬于翠玉心臟的那些原住居民。
事實上哪怕是這一千畝的耕地也有水分,永旭大陸之上的人類國度都實行二圃制耕地,也就是把一塊地分成兩半,今年種這一半,明年種另一半,也就是說河谷對岸那屬于農(nóng)戶的一千多畝土地,只有一半可以播種。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三,一是永旭大陸上沒有化肥一說,更沒有什么科學種植法,為了維持土地的維持程度,必須讓土地休耕一年。
其二就是王國實行的勞動抵稅制度,繳納稅款,是每一位平民的光榮義務,領主向國王繳納,平民向領主繳納,至于奴隸,他們沒資格繳稅。
而鑒于絕大多數(shù)農(nóng)民都繳納不起稅務,所以就有了勞動抵稅制度,農(nóng)戶們可以為領主勞動抵扣稅款。
不然真以為每個領主都豢養(yǎng)了一大堆的奴隸為他工作嗎,領主貴族們有的是方法不付出一個銅幣,就讓領民為其奉獻一切,當然也不能做得太過分,畢竟領民是自由民,是可以選擇搬家到別的地方居住的。
至于最后一個原因就更簡單了,總結起來就一個字,‘窮’!
上一年賺的錢,要預留到今年購買種子,耕具。家里沒有矮腳馬來耕地的農(nóng)戶,就只能自己去犁地,人力根本沒辦法耕種太多的土地。
能耕的地少,收獲時賺取的錢也更少,哪怕耕一輩子地也不可能實現(xiàn)富裕,所以成為一名戰(zhàn)士是底層平民為數(shù)不多可以實現(xiàn)階級躍遷的方式。
為了河谷對岸那五百畝閑置土地,昆承諾可以免費為農(nóng)戶們提供種子,還會提供一些其它的幫助。
作為代價,為土地播種的工作需要交給他來做,且昆保證會有些對農(nóng)戶的土地進行優(yōu)先播種,絕不耽誤他們春耕。
雖然不明白這位新來的小領主大人這又是在任性些什么,這世界上竟然還有搶著務農(nóng)的古怪貴族?
但憑借昆現(xiàn)在在豐饒領領民里那僅次于天空女神的威望,這些都是小問題,別說領主大人要種地,說種星星都沒人會攔著。
事實上翠玉心臟農(nóng)莊里不少精明的農(nóng)戶都放棄了今年的耕種,在領主的工隊里工作一個月就能賺到往年辛苦一年的錢,誰還樂意苦哈哈的去種地?
有放棄耕地的,自然也有不愿意放棄的,這樣的家庭多是那些家里老人小孩,婦女比較多的家庭。
工隊雖然賺得多,但在工隊是干多少,賺多少,且工隊里的工作大多都是一些體力活,比如伐木,運輸,建筑,婦女們很難做來這樣的活計。
但種地就不一樣了,雖然耕地的時候是比較辛苦,但之后的照顧莊稼,澆水,除草,捉蟲,婦女,老人,小孩,都可以做,屬于旱澇保收的工作。
雖然收益低一些,卻也更加穩(wěn)妥,萬一哪天領主大人不再需要工隊了呢,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啊。
“嗯,這塊土地比較貧瘠,種不了青小麥,還是種龍鱗薯吧。”
昆招呼城堡里的仆從更換種子袋。
永旭大陸上青小麥和赤麥生命力都很頑強,寒冷干燥的北域可以種,溫暖潮濕的南方也可以種,產(chǎn)量非常穩(wěn)定,但在融合藍星的高產(chǎn)種子后,在獲得高產(chǎn)特性的同時,也繼承了一部分那邊種子的‘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