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的話我可以不說,但我必須要替云定二州的百姓謝過你!”
“小沈大人不僅使得數萬流民免遭涂炭之苦,又大大充實了云州的人丁,眼下突厥人隨時可能再來侵犯,多一個人,咱們就多了一絲守住云州的希望。”
沈烈點頭道:“俺也是這么想的?!?/p>
說話間,兩人一同走到了城門前,這里有許多工匠和士兵,正在為流民搭建臨時的住處。
云州城墻下一眼望過去,全是新修建的簡易木房,短短幾日,便已經形成了不小的規模。
士兵和勞役搬著木頭來來往往,工匠們渾身是汗,打著赤膊,干的正起勁。
到處都是“刺啦”的木鋸聲、沉悶的打夯聲和有節奏的號子聲,一時間好不熱鬧。
住處前的空地中,士兵們為排成長隊的流民發放口糧。
取到口糧的流民,隨后在到一旁登記注冊。
“姓名年齡籍貫營生?”一名小吏拿著筆飛快記錄著,頭也不抬的問道。
“謝大人,多謝大人,俺叫牛二,今年三十五,家在定州慶陽府黎涇村,俺是耕田的?!?/p>
“好下一個,姓名年齡籍貫營生?”
“俺叫姜十八,定州安陽白溪村人氏,四十二歲,俺是打鐵的?!?/p>
“可以了下一個,后面的走快點!”
“定州安陽府龍隱村,秦六,獵戶。”
數十名小吏正緊鑼密鼓的登記流民,但奈何流民數量實在太多,忙的眾人一時間滿頭大汗,焦頭爛額。
看著收容流民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沈烈問道:“宋大人,這些可都是你準備的?”
宋應星壓著笑意說道:“沈大人帶兵在前方用命,我等自當竭盡所能,盡綿薄之力?!?/p>
“不知道流民一到,城中的糧食還能支撐多久?!鄙蛄覇柕馈?/p>
這是之前兩人在總鎮府時就說過的事情。
當時宋應星向他承諾,一定解決流民的糧食問題,沈烈這才敢放手一搏。
不然把人救回來,沒有吃的,流民倒又變成災民了。
宋應星說道:“糧食的問題,沈大人暫時不用擔心,前幾月秋稅就收過了,云州糧倉還有一些余糧?!?/p>
“這幾日向大人親自召集了城中的幾家大戶,向他們“借”了不少糧食,還足夠支撐一段時間?!?/p>
聞言沈烈十分驚訝,沒想到向百川一介邊關大員,竟然也要為糧食親自和幾個大戶扯皮。
云州府的情況看來真的比想象中的還要困難啊。
沈烈說道:“宋大人,糧食的問題我也會想辦法,這些流民的安置還要麻煩你?!?/p>
“沈大人不用這么說,安置流民自然是我分內之事。”宋應星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