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件紅裙子,小麗店里買的,穿兩年了,顏色還鮮亮得很!”
“還有我那件藍布褂子,料子真好,洗了也不怎么皺!”
“大剛修東西,手藝好,價錢也公道,從不亂開價!”
“可不是嘛!人家憑本事吃飯,憑良心做人!”
趙家電器鋪和時裝店門口,簡直成了紅星市個體戶的“活廣告”。
就在這時,幾輛自行車“叮鈴鈴”停在巷口。下來幾個人,正是市場管理所的,帶頭的還是上次來過的李干事。
趙大剛和李娟心里同時“咯噔”一下。
他們來干什么?難道是來追究謠言的事?還是……又有別的麻煩?
李干事一行人穿過自動分開的人群,來到趙家店鋪門口。
周圍的議論聲小了下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們身上。
李干事臉上竟帶著一絲笑意,和上次的嚴肅判若兩人。他甚至朝趙淑芬坐的院子方向望了一眼,微微頷首。
“老趙家,生意興隆啊!”李干事開口,語氣溫和得出乎意料。
(請)
n
老太太打臉太狠!造謠者抱頭鼠竄!
趙大剛忙上前一步:“李干事,您怎么來了。”
李干事擺擺手:“不用客氣。我們所里也聽到一些反映,說你們家生意做得好,口碑扎實。這次過來,一是例行檢查,二是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我們管理所協調解決的困難。”
幫忙?協調解決?
趙大剛和李娟面面相覷,這話聽著太新鮮了。
李干事目光掃過門口的群眾,又落在玻璃上貼著的公告和單據復印件上,心中了然。上面的風向確實變了,市里對個體經濟的政策正在逐步放寬,像趙家這種有技術、有口碑、能帶動一片的,正是要扶持的典型。至于那些謠言……不攻自破了。
“你們這個經營方式很好。”李干事指了指電器鋪,“技術過硬,服務周到,群眾自然認可。服裝店這邊,款式新,質量好,也是立身之本。”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至于外面那些風言風語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實勝于雄辯。我們相信,只要是本分經營,憑真本事吃飯,大家都會支持。”
這話雖未明說“謠言”,但態度已然清晰。市場管理所,這是在給趙家公開站臺。
圍觀群眾聽著李干事的話,最后一絲疑慮也煙消云散。